日期:2025-09-26 20:53:51
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期货配资查询
优质的睡眠能让人充满活力,但很多人却受到失眠困扰。入秋后,“换季失眠”悄然来袭。近期,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失眠治疗门诊患者有所增多,多为五六十岁人群,女性更年期前后尤为常见。此外,也有年轻人因长期熬夜,睡眠节律紊乱而求医。
“换季失眠”门诊患者有所增加
近日,一位90岁老人因好几天睡不着觉去医院就医。家属表示,老人晚上已经很困了,但就是睡不着,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极为疲惫。大医二院麻醉科主任肖昭扬表示,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导致这位老人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,它使身体处于“战斗模式”,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、肌肉紧张,让人难以放松入睡。
医生通过超声引导,将少量局麻药物注射至星状神经节附近,暂时抑制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,帮助患者进入“放松模式”,恢复原来的睡眠节律,再加上一些药物的配合,老人的睡眠节律逐渐步入正常。很多患者在就诊时提到,自己越想睡越睡不着,躺在床上数羊越数越清醒。医生认为,这可能是因为数羊这个行为让大脑保持活跃,难以放松有关,加上数羊时过于关注“尽快入睡”这个事,引发出焦虑情绪,进一步影响睡眠。
总熬夜可致睡眠节律紊乱
我国约10%人群受失眠障碍困扰,表现为入睡难、睡眠维持障碍、早醒,引发日间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波动等功能障碍。肖昭扬表示,失眠门诊接诊过各种类型的失眠人群。比如,职场人士因工作压力大,思虑过度、精神紧张,难以放松入睡。更年期女性失眠跟激素变化有关。老年人的失眠跟身体机能衰退、慢性疾病困扰有关,出现睡眠结构和节律变化,深度睡眠减少,夜间易醒等。精神类疾病患者也常伴有失眠症状。
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熬夜是现代生活常见的失眠诱因。生物钟被打乱,内分泌失调,褪黑素分泌减少。褪黑素在黑暗中分泌增加,使人困倦。夜间暴露在强光下,褪黑素分泌受抑制,导致入睡困难,睡眠质量下降。有的年轻人一到晚上就来精神,想睡也睡不着,白天还要面对学习和工作,长期节律紊乱还可能引发血压升高、代谢紊乱、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。
面对失眠如何应对
失眠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综合性疾病,每个患者失眠的原因都不尽相同。一旦出现失眠,需要及时就医,明确失眠的原因,才能精准治疗。医学上诊断失眠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睡眠问题持续至少3个月,每周至少出现3次;即使有足够的时间和舒适的睡眠环境,仍然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;白天出现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波动等功能障碍。
目前,应对失眠的手段已经非常丰富,通过多学科协作,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,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同时干预,包括认知行为疗法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心理治疗、中医治疗,如果以上手段都难以解决,应对难治性失眠,还可以采取麻醉治疗。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,都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失眠障碍,因此,改变对睡眠的认知和态度,纠正不良的睡眠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,每个人都需要建立规律的睡眠模式,来提高睡眠质量。
为“换季好睡”营造好环境
当下正处季节交替,入秋后昼夜温差大,湿度、日照时间都在悄然改变,身体没跟上节气变化节奏就会影响到睡眠期货配资查询,加上秋日萧瑟可能引发部分人群“悲秋”情绪。医生建议,要营造优质睡眠环境首先要保持规律作息,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,即使是在周末或节假日也不例外。这样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,使身体形成固定的睡眠节律。其次是创造良好睡眠环境,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和凉爽,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。避免在卧室里使用电子设备,如手机、电脑、电视等,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影响睡眠。第三要注意饮食调节。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、尼古丁等兴奋性物质,也不要过量饮水,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。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,如牛奶、香蕉、核桃等,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原料之一,有助于改善睡眠。最后要加强心理调适,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可以通过冥想、深呼吸、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,减轻心理负担,从而提高睡眠质量。
倍享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